貨運代理的這13種貿易術語你都了解嗎?責任一定劃得清

  行業資訊     |      2024-05-30
貨運代理的基本術語有EXW,FCA,FAS,FOB,CFR,CIF,CPT,CIP,DAF,DES,DEQ,DDU,DDP


這13種貿易術語(yu),從左至右,賣(mai)(mai)方的義(yi)務越(yue)(yue)來(lai)越(yue)(yue)大,買方的反之。也就是說,上述貿易術語(yu)中,EXW術語(yu)下賣(mai)(mai)方承(cheng)擔(dan)最小責任(ren),而DDP術語(yu)下賣(mai)(mai)方承(cheng)擔(dan)最大責任(ren)。
EXW 工廠交貨

是(shi)指當賣(mai)方(fang)在(zai)其所(suo)在(zai)地或(huo)其他指定的地點(dian)(如工場、工廠或(huo)倉庫)將(jiang)貨物(wu)交給買方(fang)處置時,即完成交貨,賣(mai)方(fang)不辦理出口清關手續或將貨(huo)物裝上任(ren)何運輸工(gong)具。

該術(shu)語是賣方承擔責(ze)任最小的術(shu)語。
FAS 船邊交貨

是指賣(mai)方在指定的裝(zhuang)運(yun)港將貨物交(jiao)到(dao)船邊,即完成(cheng)交(jiao)貨。買方必須承擔自那時(shi)起(qi)貨物滅(mie)失或損壞的一切風險。

FOB 術語

是指貨物(wu)名稱(cheng)+貨物(wu)數(shu)量+單價+FOB+裝(zhuang)運港。風險轉移是在越過船舷(xian)時轉移。由于貨物(wu)沒(mei)有越過船舷(xian)責任承(cheng)擔應該(gai)由賣方公司(si)承(cheng)擔。

如果在吊運過程中,吊桿斷裂(lie),水泥沒有(you)落入大海而是落入船(chuan)板上(shang),則風險(xian)轉移給(gei)買(mai)方,這個責(ze)任就應該(gai)由買(mai)方公司承擔。

CFR 成本加運費

是指(zhi)在裝運港貨(huo)物越(yue)過船舷賣方(fang)即完成交(jiao)貨(huo),賣方(fang)必須支付將(jiang)貨(huo)物運至指(zhi)定(ding)的目(mu)的港所需的運費和(he)費用。

但交(jiao)貨后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(xian),以及由(you)于各(ge)種(zhong)事件造成的任(ren)何額外費(fei)用,即由(you)賣方轉移到買方。

該術(shu)語(yu)僅適用(yong)于海運(yun)或內(nei)河運(yun)輸。如(ru)當事各方無意(yi)越過(guo)船舷交貨(huo),則(ze)應使用(yong)CPT術(shu)語(yu)。

CIF 成本、保險費加運費

是指在(zai)裝運(yun)港當(dang)貨物越過船舷時賣方即完成交貨。該術語僅適用于海運(yun)和內河(he)運(yun)輸。

若當事(shi)方無意(yi)越過(guo)船舷交貨則應使(shi)用CIP術語。

CPT 運費付至(指定的目的地)

是指賣方(fang)(fang)(fang)向其(qi)指定的(de)承(cheng)運人交(jiao)(jiao)貨(huo)(huo)(貨(huo)(huo)交(jiao)(jiao)承(cheng)運人),但(dan)賣方(fang)(fang)(fang)還必須支付將貨(huo)(huo)物運至目的(de)地的(de)運費。即(ji)買方(fang)(fang)(fang)承(cheng)擔交(jiao)(jiao)貨(huo)(huo)之后一(yi)切風險和其(qi)他(ta)費用。

CIP 運費和保險費

是指賣方向其指定的國際貨代交貨,但賣方還必須支付將貨物運至目的地的運費,亦即買方承擔賣方交貨之后的一切風險和額外費用。


該術語可適(shi)用于各種運(yun)輸(shu)方式,包括多式聯運(yun)。

DAF 邊境交貨
是指當賣方在邊(bian)境的指定的地點和具體交(jiao)貨點,在毗鄰(lin)國(guo)家海關(guan)邊(bian)界前(qian),將(jiang)仍(reng)處于交(jiao)貨的運輸工具上尚(shang)未(wei)卸下的貨物交(jiao)給(gei)買方處置,辦妥貨物出口(kou)清(qing)關(guan)手(shou)續但(dan)尚(shang)未(wei)辦理進(jin)口(kou)清(qing)關(guan)手(shou)續時,即完成交(jiao)貨。


DES 目的港船上交貨
是(shi)指(zhi)在(zai)指(zhi)定的目的港,貨物在(zai)船上(shang)交給買(mai)方(fang)處置,但不辦理貨物進口清關手(shou)續,賣(mai)方(fang)即完成(cheng)交貨。
只(zhi)有(you)當貨物經由(you)海運或內河運輸(shu)或多式聯運在目的港船(chuan)上貨時,才(cai)能使用(yong)該(gai)術語。

圖片


DEQ 目的港碼頭交貨
是指賣(mai)方只(zhi)要將貨物在指定的地(di)點交給買方指定的承(cheng)運人(ren),并辦理了出口清(qing)關手(shou)續,即完成交貨。

需(xu)要說明的是,交貨地點的選(xuan)擇對于在該地點裝貨和卸貨的義務會產生影響。該術語可用于各種運輸方式,包括多式聯運。

DDU 未交稅交貨
是指賣方(fang)在指定的(de)目的(de)地將貨物交給買方(fang)處置,不(bu)辦理進口(kou)手續,也不(bu)從交貨的(de)運輸工具上將貨物卸下,即完(wan)成交貨。 

該術語適用于各種運輸方式,但當貨物在目的(de)港船(chuan)上或碼頭交貨時(shi),應使(shi)用DES或DEQ術語。

DDP 完稅后交貨

是指(zhi)(zhi)賣方(fang)在指(zhi)(zhi)定的(de)目的(de)地,辦(ban)理(li)完(wan)進口清關(guan)手續,將(jiang)在交(jiao)貨(huo)運(yun)輸工具上尚未卸下的(de)貨(huo)物(wu)交(jiao)與買方(fang),完(wan)成交(jiao)貨(huo)。

因為在DDP術(shu)語下賣方承(cheng)擔(dan)最大責任(ren),若賣方不(bu)能直接(jie)或間(jian)接(jie)地取得進口許可(ke)證,則(ze)不(bu)應使用(yong)(yong)此術(shu)語;若當事方希望買方承(cheng)擔(dan)進口的風險和費用(yong)(yong),則(ze)應使用(yong)(yong)DDU術(shu)語。

該術(shu)語適用于各種運輸方式,但當貨物在目(mu)的港船上或(huo)碼頭交貨時(shi),應使用DES或(huo)DEQ術(shu)語。